资事堂 作者 | 孙建楠 陈嘉懿 在上海,双雄近年崛起了两个大牌基金经理,公募构性中庚基金的季报丘栋荣和汇丰晋信的陆彬。 他们同出一源,陆彬都在规范的心仪合资基金“修炼”过。 他们在近年都完成了“白手起家”,优质把管理规模从几亿提升到300亿以上(丘栋荣是成长第二度从零开始)。 他们都有自己的丘栋坚持,都强调性价比,荣提但偏好的示结公司“质地”不同。 陆彬偏重“好成长”的风险一端,而丘栋荣偏重“好估值”的双雄一端。 两人都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公募构性业绩。 这样的季报两个大牌基金经理,都在周五这天公布了首份季报,陆彬也把过去一个季度里调整、对比、改善、提高组合的思路公告天下。 如预期的那样,两人的思路迥然不同,对关键板块的态度也迥然不同。 01 陆彬组合:重拳发力“新能源” 陆彬管理的基金在2季度经历了V字反转,单季度收益多在10%以上,再次进入同类基金前列。 他的代表产品——汇丰晋信低碳先锋——的十大重仓股,进行了“个人特色”鲜明的调整(下图)。 新能源、新科技概念的、进入十大重仓股,传统的、退出。 他管理的全市场基金也强化了“新能源”这一特色。 汇丰晋信核心成长的重仓股中,、、、等位列前4大,持股较上一季度数据有所增长。 02 陆彬观点:主线是优质成长 陆彬在旗下基金的季报中表示, 站在当前,他更倾向于“优质成长”将成为后续市场的主要投资机会”。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时代趋势下,越来越多优质的成长行业和公司(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药、新消费、TMT科技等),因为产业需求爆发、全球市占率提升、新产品放量等原因,有望实现较快的复合增速。 这一大趋势并不会随着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而改变。 陆彬还在汇丰晋信研究精选基金中提到,该基金权益配置偏成长,均衡分布在消费、医药、新能源、科技、港股稀缺标的等板块,还有一部分油气相关的周期股,并非暴露在单一行业中。 从研究精选金的港股占比看,也从上季度不到10%提升至17%左右。明显加仓。 十大重仓股中,陆彬更加重视美团、中国海洋石油、快手等港股。其中,快手是新入十大重仓股的。美团的持股数和占比也有明显的增长。 03 丘栋荣组合:“换血”重仓股 而丘栋荣的调整动作更大,当然这也符合他价值风格的本质。 最新二季报显示:丘栋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的前十大重仓股“大换血”,调入五只新标的。 相比一季度,丘栋荣调入的五只新股票是、、、、。 头号重仓股由此前的,更换为兴发集团。 继续与同行的差异化投资之路。 04 丘栋荣观点:“结构性风险” 丘栋荣回顾二季度时指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变动因素多且迅速,市场交易节奏变化快,国内流动性充裕,投资者将最大的乐观给予政策加持的景气赛道,A股市场结构性高估低估并存的矛盾又重新变得突出,以大盘成长股为代表的高估值股票估值水平升至历史85%以上分位值。 “现在还面临着疫情、能源和通胀上行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审慎评估这种结构性风险。” 他对未来的关注方向也十分明确: 首先,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值得关注。尤其是符合“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标准的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 其次,低估值的中小盘能源、资源类公司在关注。 其三,其他领域的中小盘成长股和价值股。如(1)计算机、电子、汽车零部件、高端制造等偏成长行业的中小盘股;(2)金融板块中的中小银行;(3)公用环保、交通运输等传统低估值行业中的部分小盘价值股丘栋荣在季报中认为,上述公司估值极低、风险释放时间较长,性价比非常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