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工集结号吹响!这股两日暴涨23%,机构:关注三大方向

发表于 2025-07-05 18:35:18 来源:凛若冰霜网

来源:华盛通

华盛资讯,复工5月31日,集结机构港股餐饮、号吹酒店等消费股走高。响股截至发稿,两日聚宝利控股大涨超8%,暴涨,关注富盈环球大涨超7%,大方海伦四,复工等知名餐饮股跟涨,集结机构两日涨逾23%,号吹现报13.44港元每股。响股

(行情数据来自:华盛通)

哪些因素在助力消费回暖?两日现在到了配置的时间点了吗?

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稳增长回归有望

消息面上,暴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关注多地推出了一系列涵盖减税、降费等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5月30日,发改委座谈会表示,将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恢复,切实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5月29日,上海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支持各行业领域复工复产复市,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此外同日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包括八个方面50条措施,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各类资金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

此前,深圳市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围绕消费端、生产端同发力,实物消费、服务消费双促进,提出九大方面30条措施,或将拉动消费约45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各地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积极政策信号不断释放,待疫情增长态势缓解后,有望快速激活线下行业的市场活力,加速消费复苏和稳增长回归。

机构:如何把握疫后复产复工投资机会?关注消费、汽车、医药等方向

复苏号角吹响,又有哪些方向将迎来不错的投资机会呢?多机构表示,此前受疫情影响生产受损的行业,将随着复产复工将迎来修复,重点关注消费、汽车及医药行业。

消费:真金白银促消费,餐饮出行、品牌零售等线下消费回暖

在各地的经济利好政策中,消费成为最直接受益的方向,截至5月26日,约26省发布促销费政策,消费券为主流方式,拟发放总额逾25亿,覆盖餐酒旅、免税等多元出行场景。

同时,上海等疫情地区加紧复市,目前上海市内已有超两千家餐饮品牌门店恢复线上供给。虽然4月社零餐饮收入同比21和19年仍下降23%和21%,但部分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5月以来均在环比恢复,消费需求改善趋势明确。

中信表示根据上海复市方案,计划6月1日后有序恢复商贸企业线下营业,本地生活在供给侧放开下有望迎来需求即时回升,外卖、电商平台,餐饮、超市卖场、购物中心等场所预计将首先迎来经营恢复,景区、酒店等较为聚集性活动预计相对靠后。

信达证券分析称随着上海疫情的逐渐缓解,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线下消费复苏在望,看好线下消费(尤其是可选消费)、出行等。国金证券指,服饰品牌较依赖于线下场景,叠加夏季到来消费者的户外运动、出行增加,以运动服饰、箱包为首的服饰行业零售有望迎来拐点。

汽车:复工先行,补贴加码

上海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2021年生产了中国1/6新能源汽车——63万辆,对应超过1700亿元产值。此前大众、广汽、特斯拉、蔚来等多家车企因疫情引发停产焦虑。据统计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线累计停摆24天,预计减产5.48万辆车。

随着疫情防控情况的好转,汽车厂商也开始陆续复工,上汽于4月18日完成首台车恢复下线;特斯拉上海工厂宣布于4月19日采用闭环生产模式复工,5月23日特斯拉开始进行双班生产,预计6月产量有望全面恢复正常。

此外,上海最近发布的《行动方案》中表示,年内将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对置换纯电动汽车的个人消费者给予一次性10000元补贴。

银河证券认为,阶段性减征购置税及发放购车补贴,有望提振汽车消费情绪,上海地区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助力车市复苏。头部自主品牌景气度持续向上,建议继续关注长安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也将有不错的布局机会。

来源:网络

医药:整体增长趋势不改,研发及生产恢复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也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根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0年上海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累计409家规模以上企业。

受疫情冲击,很多药企生产及研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医疗物流等服务也遭遇了交通管制、出行限制的情况。医药企业复产复工也成为了首批关注重点,从上海市4月19日公布的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来看,生物医药/医疗行业企业数量占比达30%。

上海第一批重点企业“白名单”按行业划分  数据来源:MIR 睿工业

日前公司表示,位于张江的研发中心已于5月上旬实现复工复产,公司正在加快恢复创新型疫苗研发生产步伐;上海临港生产基地目前已完成药品生产环境恢复并启动多款商业化和临床阶段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首创证券表示,22年Q1受局部地区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增长趋势不改。检测+疫苗+药物有望成为疫情下常态化的防疫和治疗手段;且生物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研发和生产的大量需求;该行建议关注新冠和生物医药上游产业链。

其他行业方面,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和80%的封装测试企业都集中在长三角;光伏及风电产业链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风电整机交付及装机容量明显下降。上海《行动方案》中表示,将支持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企业以点带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

西部证券发研报指,修复顺序上,制造业的恢复快于消费且制造业因疫情打乱供给,能够通过疫后弥补,随着产能的恢复,下游需求旺盛的行业在疫情修复中表现将更为优异,相关产业链有望迎来估值修复,高景气赛道盈利增长可期。

温馨提示:新浪集团旗下的华盛证券,持有香港证监会1/2/4/5/9号牌照,足不出户,新浪财经用户0成本开户入金,开通服务后就能同时交易港股,美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复工集结号吹响!这股两日暴涨23%,机构:关注三大方向,凛若冰霜网   sitemap

回顶部